织带厂表示,织布机制作织带的最基本工序就是经纬交织。所谓经纬交织就是并捻后的纱线经过整理经做成筒子,将纬纱摇成纡子,在织机上织带。
这种制作手法在上世界30年代最为流行,也是支撑产业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方式,当时为手工拉动木织机,铁木织机进行织带。到了60年代初,用1511织机改装成织带机,采取机动的形式进行织带制止,现在此种方法现仍广泛在一些城镇小作坊使用。这种织带机因其带子跨度小,织造方式也有别于“前辈”,有单条、双条、数十条等等,有单层,也有双层。
到了1967年,当时以行业工人为主体的无梭织带研究小组,在总结经验及其运用新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的测试,成功地设计、制造出一种高速单条无梭织带机,此织布机实现织带不用梭,工序大大缩短,而且机器小巧玲珑,占据的面积不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其劳动生产率提高,此次织布机的诞生,在中国织布工艺创造了历史。
后来到了70年代,带子连续染色整烫机的制作成功,及其得到广泛的推广。有色带子的加工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先染后织的传统工艺,慢慢发展到先织后染,先织后漂,整烫后处理连续化。织带技术进入机械化大生产的行列。
一直到80年代初,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许多国外的高新织布技术及其机器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外技术的引进很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织带技术向全新的发展阶段迈进。